学术活动|历史文化学院2019年度“探索与争鸣——历史记忆与书写”研究生学术年会圆满结束
为加强学术交流,推动学科发展,引导广大研究生弘扬科学精神,培养学术品格,鼓励研究生积极进行学术创作,进一步提高历史文化学院研究生学术水平,历史文化学院 2019年度“探索与争鸣——历史记忆与书写”研究生学术年会于12月20日在文汇楼C段成功举办。
陕西师范大学党委研工部部长、研究生院副院长宋传东、历史文化学院院长何志龙、党委副书记程蕾、研究生辅导员孙懿文以及教师代表于赓哲、黄寿成、权家玉、于留振、杨松等以及参会学生共同出席了开幕仪式。开幕式由学院科研副院长李秉忠主持。
▎开幕式
把握机遇,迎接挑战。历史文化学院院长何志龙致辞,并对与会嘉宾与参评老师表示感谢。何院长指出,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处场合发表了关于历史研究重要性的讲话,新时代党和国家对历史学科建设高度重视。历史学人正处于史学的春天,我们应该抓住机遇,努力写好春天里的历史故事,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作为研究生,应该做到学贯中西、知古鉴今、资政育人,在时代发展的浪潮里,实现个人理想与家国梦想的结合。何院长同时谈到,本次学术年会有助于搭建学术交流平台,活跃学术氛围,深化治史精神,鼓励研究生们在本次学术年会上充分发挥才华睿智、相互交流,增强历史自信、提高历史担当意识。
交流启发,激励共勉。陕西师范大学党委研工部部长、研究生院副院长宋传东发言。宋部长指出,历史文化学院连续三年来成功举办的研究生学术年会,成果丰硕、影响深远,这离不开学院的高度重视和同学们的热情参与。人文学科的研究生们需要这样的优质平台相互交流启发,在思想碰撞中激荡出学术火花,这对于究生人才的发展与培养同样具有重要意义,。宋部长勉励同学们能够珍惜这样的机会,激发学术热情,共同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
齐心协力,共襄盛举。李秉忠副院长指出,历史文化学院向来非常重视对于研究生学术能力的培养,丰富的学术活动、专业的学科讲座已成为学院名牌。研究生学术年会的筹备与举办依托研究生会力量组织,充分调动在校学生学术热情,并得到了学院领导和老师们的高度重视和鼎力支持。
据悉,本次学术年会共涉及5个专业方向,设立8个会分场论坛,共计69位学生提交论文,邀请21位老师参与评议,总共进行了83万余字的校稿编辑工作。
▎教授专题报告
开幕式后,特邀我院于赓哲教授、李化成教授分别做了精彩的专题报告。
于赓哲教授以《伯希和敦煌汉文文书的后期混入》为题,详细阐释了藏经洞的封闭时间问题和伯希和敦煌文书的再审视问题,通过对P.3810文书中出现的“山药”药名和俗字的使用情况、文书的书写风格、鹤神观念的出现时间以及文书中对韩湘子、吕洞宾、钟离权的称谓等方面的分析,确立了P.3810文书的出现时间。于老师同时提到,敦煌文书内除了回鹘文书和P.3810文书外,是否还存在其他元代文书混入的问题,学界应仔细考量。
李化成教授以《中世纪晚期西欧的集体鞭笞、大中修道与教俗互动》为题,为大家讲解西欧中世纪晚期的集体鞭笞行为主要包括运动式的大众自我鞭笞和常规性的大众自我鞭笞,其主体来自不同阶层的平信徒,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李老师认为这种鞭笞行为表明,在中世纪晚期,作为信仰主导机构的教会,面对新形势做出了一定的政策调整,他们尝试吸纳大众宗教狂热因素或团体,以便巩固其信仰掌控力。但从颇为简单、粗鄙的鞭笞运动到宗教改革,这中间平信徒有何发展历程,教会又是如何应当的,也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
随后,研究生学术年会分论坛按照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专门史、世界史以及考古文博五个专场在八个分会场内同时进行,分会场的评议教师对每位同学的报告逐一进行点评并给出了详实的指导建议。
分会场动态
▎中国古代史专场
回顾展望迈进:中国古代史研究新视野
中国古代史专业共19位研究生作了专题报告。
陈飞飞作了题为《唐代皇帝的亲征礼仪及其亲征活动考察——以礼书记载和实践为中心》的报告,报告中介绍了唐代皇帝亲征礼仪——以《大唐开元礼》为中心,并总结了唐代皇帝亲征活动及其礼仪实践,也提出对唐代皇帝亲征礼仪中的官员群体进行考察,认为由于唐代皇帝亲征活动极其稀少,《大唐开元礼》所记载的皇帝亲征礼仪也只能徒留在文本之。焦杰老师表示认同陈飞飞关于亲征活动只是文本记载而没有实践的结论,并提出除了研究文本内容外,还可以用介绍其发展变化,例如象征意义的变化等佐以证实。
胡鹏作了题为《清源军进贡考》的报告。他说明了清源军的历史发展概况并论述了清源军的进贡对象,将进贡的过程分为了三个阶段。并介绍了清源军进贡的主要物品,与闵政权进贡物品相比较,以窥见当时福建地区的海外贸易发展情况。黄寿成老师认为总体上做得较好,此选题可深入探究,在具体一些细节的提法上还有待改进。
樊璐作了题为《唐代中后期太极宫主要功能考》的报告。她介绍唐代中后期太极宫的主要功能,从举行嘉礼、举行凶礼、其他活动方面进行了具体介绍,并总结在唐代中后期,政治中心转移到大明宫,太极宫主要成为礼仪活动的场所。黄寿成老师认为文章成果不错,但就唐代中后期时间界定的问题提出了一些疑问,有待进一步详实论证。
其后池新宇、李霞、张佳、张亚兰、林泽杰等研究生分别就自己的论文题目进行论述,王双怀、苏小华、黄寿成、焦杰等诸位老师分别就报告进行了详细点评。
▎中国近代史专场
个案与整体:历史研究的角度与思路
中国近现代史专业共21位研究生作了专题报告。
张文琴作了题为《国民政府沿渭植造保安林研究》的报告,通过对1928-1949年期间陕西省林务局档案、报刊、期刊、文史等资料的解读和归纳,分析了国民政府时期的沿渭环境、造林计划和苗圃设置、造林宣传等情况,重点突出当时造林的艰巨性。在时局动荡的年代,植保安林的艰巨性犹为突出,但还仍取得一定成效。田武雄老师认为,本文选题新颖,能够深入下层民众,很有现实意义,能够引起人们深思,史料充分扎实,文章分量厚实。不足之处在于问题意识有待加强,缺乏读者视角的考虑,难以把握要点,还可继续改进。
张乐聪作了题为《甲午战后知识分子“甜菜”观念流变研究(1895-1929)》的报告,报告中介绍了我国甜菜制糖业大规模兴起于甲午战后的三个主要原因。并按时间顺序排列了农书、医书中的记载,来讲述人们对于甜菜被开发的功能认识的变化,尤其注重近代以来知识分子的观点。于海兵老师认为该论文能够用特别的角度来看待甜菜生产,观点新颖。但表示文章可进一步明确主题,段落分布结构更为合理。
马玲作了题为《东征军事战略选择与中共最终落脚陕北的关系》的报告,目前关于东征的研究已有较多成果,但对陕甘苏区作为落脚点与出发点的不足与缺憾鲜有论及。报告指出长征落脚点的初步选择;初到陕北落脚点面临的挑战;东征战略落脚点的发展,对学界以往的宏大叙事的简单思维模式进行了反思。黄正林教授认为,文章层次清晰,对文献的运用较为熟练,从中共党史方面研究东征较有新意,写出了东征问题中的复杂性。不足之处是缺乏国民党等第三方资料。
其后宁馨、王度越、李昊、郑康奇、靳怡等研究生分别就自己的论文题目进行论述,张华腾、黄正林、闫东凯、田武雄老师分别就研究生的报告进行了详细地点评,使其对文章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世界史专场
理性曙光:历史研究中的进步观念
世界史专业共15位研究生作了专题报告。
刘星星作了题为《论苏维托尼乌斯对西方传记史学的贡献》的报告,分析了苏维托尼乌斯在传记写作方法上放弃了传统的叙事写作法,开创了分类的写作方式,并谈到他的求真精神、考证精神、以及“清浊必闻,善恶必书”的传记写作精神,对西方传记学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李大伟老师认为文章框架完整、思维清晰。但求真精神概括有待进一步扩充全面。
马小虎作了题为《约旦婚姻法的发展变化》的报告,首先介绍了婚姻法内容变化的主要表现,从名称、婚姻法适用对象以及涉及范围的变化做了详细介绍;接着对婚姻法内容变化的主要原因做出分析,同时谈到了约旦婚姻法的发展特征。韩中义教授认为该学生对细节的把握非常清晰,并给出建议,希望其能更好的分析现代婚姻与传统婚姻之间的关系,与中国或西方的婚姻制度做出比较,进一步提升论文质量。
▎专门史专场
整体史观下的史料爬梳与运用
专门史专业共9位研究生作了专题报告。
郭子睿作了题为《样式渊源与图像思想——敦煌石窟曹氏归义军时期老人入墓塔墓考》的报告,他认为老人、送行的亲属和茔域中的坟墓,是敦煌石窟弥勒经变的重要组成部分,并通过梳理老人入墓图分析,得出塔墓作为一类崭新的图像样式,其背后蕴含着深刻的历史信息和思想意涵,透露出归义军节度使曹元中的上升信仰需求和政治意图。翁彪老师点评肯定其选题角度出彩,论证犀利,同时指出曹元忠的政治意图等部分论证较弱的问题。
米佳鑫作了题为《<高安长公主神道碑>考释》的报告,主要从四个部分——家庭、人生轨迹、品德、丧葬礼对高安长公主的一生进行分析和考释,并提出神道碑所反映的政治及社会背景对于研究武则天时期的政治环境具有较高的价值。张文安老师点评该文章史料考证方面比较出彩,碑文古籍整理严密。
▎考古文博专场
血脉相连的记忆:文化遗产所见人类文明信使
考古文博专业共5位研究生作了专题报告。
张云龙作了题为《陕北地区所出龙山时代晚期玉铲形器研究及其功能蠹测》的报告。交代了选题的缘起以及陕北地区的范围,并以延安芦山峁遗址,榆林神木新华遗址以及神木石峁遗址三个陕北地区龙山时代晚期的重要遗址为主要研究对象,对流出的玉铲形器进行了类型学分析,根据玉铲形器材质以及墓葬中伴出随葬品情况,认定玉铲形器还有表现社会地位的功能。朱君孝老师肯定了张云龙的选题,并谈到陕北地区是近年来考古学研究的重点,学术研究理应契合时代特点,并对文章逻辑、格式等问题提出修改意见。
▎闭幕式
历史文化学院2019年度研究生学术年会闭幕式在学院211报告厅举行,研究生教学秘书齐耐心进行主持。
首先在教师代表发言环节,朱君孝教授就本次学术年会的考古文博会场进行总结,表示很多同学能够以小见大,在文章中体现出浓厚的学术思想和深切的现实关怀,同时朱老师提出,希望同学们能够把根扎得更深、基本功更扎实,也期待更多同学参与到这一学术盛会中来。张华腾教授则表示本届学术年会非常成功,就中国近现代史会场为例,提出几点进步:如学生提交论文数量大幅提升;论文观点新颖、视角独特等。张老师表示,通过参与此类活动,同学们的视野能够更加开阔,有助于更好的完善个人学术研究,并对下一届年会提出希望和祝福。
随后,学生代表郭子睿发言,他表达出自身对于历史学科的热情,以及对于学术专研的决心,同时讲到当代中国是历史中国的延续和发展,新时代下更加需要系统研究中国历史和文化,深刻把握人类发展历史规律,在对历史的深入思考中汲取智慧、走向未来。
在颁奖环节中,朱君孝、赵旭黎、阎东凯、张寅等诸位老师为获奖学生一一颁奖,李秉忠副院长进行了大会总结陈词并向获奖同学表示祝贺,同时宣布历史文化学院2019年度“探索与争鸣——历史记忆与书写”研究生学术年会圆满落幕!
▎照片集
▎彩蛋环节
(点击视频查看老师寄语)
【追忆先生&史院集萃】赵文润:《汉唐历史文化论稿》出版(附:介永强/后记)
图文来源/历史文化学院
责任编辑/赵文静
审核/何秉炽
指导老师/孙懿文
看到这里,你一定是司马君的忠实粉丝
点个好看再走呗~